笔墨诗词 搜索
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

白话版《明史》·杨洪传 原文

杨洪,字宗道,六合人。祖父杨政,明初因功成为汉中百户。父亲杨王景,战死于灵璧。杨洪承袭职位,调往开平。他善于骑射,遇敌时总是身先突阵。当初,杨洪随成祖北征,到达斡难河,俘获人马而还。皇上说道“:真是将才啊!”便下令记住他的名字,进升为千户。宣德四年(1429),杨洪奉命率精骑二百,专门巡察塞上。紧接着又奉命在西猫儿峪筑城,留兵戍守。并在红山击败敌寇。

  英宗即位,尚书王骥说边军怯弱,是因为缺乏训练,并趁机推荐杨洪的才能。皇上于是下诏加封杨洪为游击将军。杨洪所部才五百人,皇上下诏挑选开平、独石的骑兵增补,杨洪再进升为都指挥佥事。当时先朝宿将已尽,杨洪是后起之将,以敢战闻名,为人机警敏捷,善于出奇捣虚,从未受过小挫。杨洪虽为偏校,但朝中大臣都知道他的才能,如果有人诽谤,总有人保护着他,杨洪因此得以施展其才。

  尚书魏源督察边事时,指挥杜衡、部卒李全都上奏揭发杨洪之罪。皇上听从魏源所言,将杜衡贬至广西,将李全逮捕交给杨洪自己处置。随即命杨洪协助都督佥事李谦守赤城、独石。李谦年老胆怯,因而与杨洪意见相左。杨洪每次调军,李谦总是暗中阻止。杨洪曾激励将士杀敌,李谦却笑道:“敌人能杀尽吗?只会白白送死而已。”御史张鹏弹劾罢免了李谦,因此命杨洪代替他,杨洪自己更加发奋。朝廷也厚待他,每次上奏捷报,功劳虽小,朝廷也一定给予他奖励。

  杨洪当初击败兀良哈兵,俘获其部长朵栾帖木儿。他代替李谦之职后,又在西凉亭击败其兵。皇上赐诏嘉奖。又下诏对宣大总兵官谭广等说“:这就是以前骚扰延绥,为指挥王祯所败者,他们离你军很近,你们却不能将其消灭,与杨洪相比,你们不觉得惭愧吗?”

  三年(1438)春,杨洪在伯颜山袭击贼寇。他因马倒而伤了脚,但却更拼力战斗,擒获其部长也陵台等四人。并追击至宝昌州,又擒获阿台答剌花等五人。贼寇大败而逃。皇上赐玺书慰劳,并派遣医生前去看望杨洪,进升他为都指挥同知,还赐给他银币。随即又以谭广年老为由,命杨洪充任右参将辅助他。杨洪建议加筑开平城,拓广龙门所,从独石至潮河川,增设六十个土堡。杨洪随即进升为都指挥使。他与兀良哈军战于三岔口,又曾追击贼寇至亦把秃河。再升为都督同知。九年,兀良哈侵犯延绥,杨洪与内臣韩政等出大同,至黑山迤北,在克列苏拦击并打败了兀良哈。杨洪进升为左都督,受赏的将士达九千九百余人。杨洪曾请求发给他旗牌,未被允许,便自制小羽箭、木牌,号令军中。有关官员告他不经请命而擅自行事,皇上却不予追究。

  十二年(1447),杨洪充任总兵官,代替郭王玄镇守宣府。自宣德以来,迤北军队未曾大举入侵,唯有朵颜三卫部众寻找机会骚扰明朝边境,来者最多也不过百名骑兵,或数十名骑兵。其他将领一般都很怯懦,唯独杨洪以敢战升为大将。诸部也十分害怕他,称他为“杨王”。瓦剌可汗脱脱不花、太师也先都曾致信给杨洪,并赠送马匹。杨洪上报朝廷,皇上命他接受而以礼相报。随报屡有赠物,皇上当时正倚重杨洪,所以对此不予指责。英宗被俘后,途经宣府,也先矫传皇上命令,催促开门。城上守兵回答说:“我们所守的是主上的城池。现在天色已晚,我们不敢开门。而且总兵官已经去别处了。”也先只得拥着皇上离去。

  景帝监国后,论前后之功,封杨洪为昌平伯。也先又让皇上致信给杨洪,杨洪将信封好,上奏朝廷。当时景帝已经即位,速派使者告知杨洪:“英宗的信是假的。从今以后即使是真信,你也不要接受。”于是杨洪一意坚守。也先逼近京城,皇上急命杨洪率兵二万入京保卫。当杨洪赶到时,贼寇已退。杨洪与孙镗、范广等奉命追击余寇,在霸州击败也先兵,俘获阿归等四十八人,夺还贼寇所掠人畜数以万计。到达关口时,贼寇返回再战,杀死官军数百人,杨洪之子杨俊差一点被杀。贼寇离去后,杨洪因功进升为侯,奉命率所部留在京城,监督京营训练,兼管左府事务。朝廷因杨洪是宿将,对他所提的建议大多予以采纳。杨洪曾陈述抵御贼寇的三条计策,又奏请裁汰三千诸营将校,不能让羸弱之人充斥军中,朝廷都听从了他的意见。

  景泰元年(1450),于谦认为边境紧急情况还未平息,应当命令杨洪等上奏方略。杨洪提出四个建议,皇上命兵部商议执行。都督宫聚、王喜、张斌事先因罪下狱,杨洪与石亨推荐说他们三人熟悉战事,请求放了他们,命他们立功赎罪。皇上已经下诏同意,但言官却弹劾他们结党扰政。皇上因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,急需用人,而搁置不问。英宗返回后,杨洪与石亨都被授为奉天翊卫宣力武臣,并给予世袭凭证。

  第二年夏,杨洪佩带镇朔大将军印,仍镇守宣府。其堂侄杨能、杨信充任左右参将,其子杨俊为右都督,掌管三千营。杨洪自己感到一门父子官级太高,又手握重兵,担心势头太盛,难以任职办事,便请求退休,并请求将杨俊等调往他处。皇上不许。八月,杨洪因病应诏返京,一个月后去世。被赠为颍国公,谥号武襄。其妾葛氏上吊殉夫,皇上下诏追赠她为淑人。

  杨洪久居宣府,治军严厉,兵精马强,为当时边将之首,但他从未擅杀无辜。杨洪又十分爱好文学,曾经请求在宣府设立学校,教育诸将子弟。